2025年11月15日,江苏省科技计划“陆基高光谱多参数水质遥感系统关键技术研发”项目组委托第三方非营利性质学术团体-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,在南京组织专家对项目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价。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陈求稳研究员、南京大学杨柳燕教授、南京大学杜培军教授,江苏省环保集团环境工程技术公司凌虹副总经理,南京师范大学黄昌春教授组成了评价专家组,陈求稳研究员担任专家组组长。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0余人参加了会议,会议由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龚伊主持。
会上,项目负责人张运林研究员分别就项目概况及指标完成情况、主要研究成果,推广应用示范情况、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等向与会专家进行了汇报。专家组听取了成果汇报,核验了所有技术考核指标,查验了有关资料,经质询与讨论,形成如下评价意见:
项目深度融合高光谱近感技术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,研发了水质监测仪器及智能终端,促进水生态环境监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,支撑了水生态环境科学研究、监测评估和管理考核。
项目获得的主要技术成果有:一、研发与优化了陆基高光谱多参数水质遥感仪,实现了复杂观测场景下水面反射率的精准测定,全波段光谱精度优于92%;
二、构建了12个关键水质参数的陆基高光谱水质近感模型库,实现了水质参数叶绿素a、透明度、悬浮物、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监测精度优于85%。以太湖为示范区,构建了陆基高光谱近感监测网络,实现了12个水质参数和高清视频分钟级高频连续监测、远程传输和实时展示;三、基于陆基高光谱多参数水质监测数据,深化了太湖蓝藻水华形成机制的认知,构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模型的叶绿素a短期预测预警模型,预警精度优于85%,实现了蓝藻水华小时级实时滚动预测预警;四、项目技术成果在异龙湖、丹江口水库、天目湖、珠江等全国典型河湖库进行了推广应用。

|